郭树清主政的山东是国企重地,近日也正式拉开国企改革帷幕。去年底,山东省便成立了国资国企改革课题研究小组。马年伊始,国企改革再次提上日程。
1月22日上午历时5天半的山东省两会闭幕。当日下午,“山东省企业和市国资监管机构负责人会议”召开,山东省省长郭树清对此作出了长篇批示,勾勒出山东国企改革路线图。
郭树清在批示中指出,必须积极推动混合经济发展、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管理层和监事会等公司治理机构、继续深化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和工资改革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在山东两会的一次小组讨论会上,郭树清出席并让大家“少说点好的,多说点差的。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说少不了。”并开玩笑说“你们说的好的我都没记,差的全记下来了。”
在该小组讨论会上,委员们随机发言,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财经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华教授直言山东五大经济问题,所谓的“大象经济”亟待转型升级。
陈华指出,山东是有名的“大象经济”,就是说煤炭、钢铁、石油等对资源高度依赖的国有企业占经济成分的半壁江山,近来受宏观经济大环境的影响,煤炭价格大幅下滑,钢铁企业全面亏损,山东国有企业盈利大幅下滑,增加了企业改革的压力与动力,这也倒逼了山东将国企改革提上日程。
山东素以“大象经济”著称,国企、重化工等传统“傻大笨重”的企业云集。中国企业家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的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64家山东企业上榜,涉及能源、钢铁、机械制造等领域。如何让大象轻盈起舞?
“首先是企业结构有问题,山东以大象经济著称,煤炭、钢铁、石油等重化工行业占比过高,而民营企业数量相对偏少,有影响的更少;一些企业新业态,如阿里巴巴[微博]、百度[微博]、腾讯等经济新业态也几乎没有,难以保障未来山东经济发展活力;其次感觉山东的企业家研究政策还远远不够,缺少对经济大势的宏观把握。”陈华指出,在山东多年,感觉官本位思想也比较严重,年轻人缺少创业创新的激情,社会也缺乏创业的氛围与基因。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山东学者则表示,山东“抓大放小”在“放小”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关键还是如何“抓大”。目前的国企改革基本还在观望阶段,还需中央出台详细的国企改革措施。
早在去年10月,山东省国资委[微博]官网就挂出了《山东省国有企业改革方案备案表》,里面需要各大国企汇报改革总体思路、职工安置意见、债权债务处理意见、国有资产处置收入与改制费用的平衡情况、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等。但据山东某大型国企的一位高管透露,目前改革还未具体实施。
去年底,山东省成立了国资国企改革课题研究小组,但未公布该小组的成员名单。山东省国资委[微博]一位人士告诉记者,目前还未到公布该名单的时候。
在山东当地学者眼中,煤炭和钢铁是“大象”的两条腿,而这两项资源也撑起了山东两大航母级集团山东钢铁集团和山东能源集团。
山东钢铁合并了原来的济钢和莱钢,山东能源集团则整合了新汶矿业、枣庄矿业、淄博矿业等6家矿业集团公司,而兖矿集团因旗下核心企业兖州煤业是上市公司,而无法单靠行政指令划拨至山东能源集团。即使如此,山东能源集团旗下也囊括了除兖矿集团之外几乎所有的山东国资委旗下的煤炭企业。
然而,受宏观经济所累,如今钢铁和煤炭这“两条腿”却风光不再。据山东省煤炭工业局数据,2013年全省煤炭企业商品煤销售收入767.7亿元,同比下降24.6%;实现利税299.7亿元,同比下降58.26%。
山东钢铁去年三季报显示,其前三季度亏损1.28亿元,其所得税费用为2613.86万元,同比减少35.5%。近日山东钢铁公布预盈公告,预计2013年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预计在1.2亿-1.8亿元之间。扭亏原因除了降本增效外,还得益于股权资产出售等资本运作取得的收益。
钢铁和煤炭的不景气使得山东省国资企业的创税下降。山东省国资委官网显示,2013年省市两级国资监管机构监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186亿元,同比增长13.78%;实现利润358亿元,同比下降19.86%;已交税费619亿元,同比下降8.69%。
在业内人士看来,钢铁和煤炭的弱势还未结束。地处山东的中宇资讯煤炭市场分析师关大利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2014年煤炭行业相比去年难有大的起色,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速放缓导致能源消费水平放缓,而前几年煤炭行情投资过热,供大于求。年初走访的几家煤炭企业,库存还是比较高,目前煤炭行业还未到全面亏损的时候。
另一条“腿”钢铁业也不容乐观。金银岛分析师徐勇波更是直言,2014年钢铁业整体比2013年差,价格会低150元。值得注意的是,2月17日,山东省下发化解产能过剩实施意见,到2017年,山东钢铁产能控制在5000万吨,产能利用率达到80%以上,山东钢铁集团产能占全省的比重达到76%。
在山东国企队伍里占据重要一席的山东黄金集团也正面临同样的窘境。去年三季度,山东黄金净利润为11.32亿元,同比减少38.31%。因此在专家人士看来,钢铁和煤炭等市场行情不好导致多家山东国企效益集体走低,也倒逼了山东进行国企改革的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