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的营商环境如何?山东如何才能吸引更多的外 商目光?在今年的两会上,很多政协委员关注山东的 经济,更关注山东如何才能营造最好的营商环境。文/记者 朱彩玲 杨芳 陈晶 图/记者 刘畅 政协委员黄清海 职业经理人缺乏是“短板” 政协委员黄清海是香港天安(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其实,香港可以为内陆、为山东做很多事情。首先,山东外资很少,外资的利用远远低于其他经济体。对香港来说,有那么大的交易所、有那么多的资本,但平台太小,而山东不仅有足够的平台、而且人口多,对港商来讲,具有巨大的商机。可以说,在港商眼中,山东商机不亚于长三角和珠三角。” 虽然商机很大,但目前山东与长三角和珠三角比较,还有很大的短板和弱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职业经理人队伍的缺乏。”黄清海举例说:“我们有项目想过来,肯定是想派过来的人越少越好,主要还是要依靠当地人将项目搞起来。职业经理人可以提供很多的方便,但目前山东省这一阶层几乎还没有形成。”黄清海分析认为,很多的职业经理人老想着当老板,刚刚培养了一个,就自己当老板去了,“其实,做职业经理人做好了根本不输于老板。所以说,现在在一个项目中找一个领军人物实在太难了。” 山东人豪爽、义气是优势 黄清海还告诉记者,他非常非常喜欢山东,主要是因为山东人的性格,“豪爽、耿直、义气,山东人的这些品质,我很欣赏。这也是山东最大的‘软环境’优势。” 但在“软环境”方面,山东也有很多方面需要学习。“在香港,不管是在机场、宾馆、商场还是会议室,我们都会有一种很直观的感受,就是舒适,都会给人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这是因为,整个背后有一个很强大的系统在支撑着。这就是一个软系统的问题。”黄清海举例说,并不是说,香港的机场投资就非常大,跟内地很多的机场投资都是一样的,关键是服务,“如果山东也能走出去,将这种理念学会,那么山东发展会更加快速。” 政协委员郑兆国 现场为本地民营企业要“公平” 在昨天工商联界别分组讨论会上,政协委员郑兆国现场为本地民营企业要“公平”,建议政府部门改变有项目首先想到去外地招商引资的做法,应该多给本地中小企业机会,扶植这些企业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作为济南市融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兆国很了解民营企业发展的不易,他表示,近些年,山东省各级政府都持续加大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扶植力度,民营企业的地位的确有所提高。但目前仍存在很多的不公平现象,限制本地民营企业发展,“比如说吧,国有企业就有很多民营企业永远享受不到的优惠政策,而且现在各地政府都喜欢招商引资,有项目先想到招引外地大型企业,本地企业反而得不到信息,这不是很奇怪吗?”对于政府部门热衷去外地招商引资忽略本地企业的行为,郑兆国还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舍了儿子招女婿”. 郑兆国认为,一地经济的发展,不能单纯依靠外地大型企业投资,主要还是要依靠本地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发展,全民创业才能最好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大企业毕竟是少数,中小企业发展起来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同样能成为利税大户。本地企业投资还具有连续性,会长期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这是外地企业做不到的。” 郑兆国建议,各级政府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扶持本地民营企业,提高民营企业经营者地位,同时尽可能将一些项目留给本地企业,促进企业发展。 政协委员陈华 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事还是不好办 “我不是老板,我支持大家都当老板!”昨天下午将近5点,当省政协委员、山东财经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华说出这句话时,会议室里有了轻松的笑声。陈华谈的是我省的营商环境,他建议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优化营商环境。“政府不是来审批的,也不是来监管的,它是来服务的!”陈华说,山东的企业营商环境相比几年前,已经好转了不少。“但相比江苏、浙江,还是有很大的差异,有继续优化的空间。如今我们去办事,门好进了脸也好看了,但是事情还是不好办!” 省政协常委侯风云昨天告诉记者,目前有一部分民营企业,为了赚取更多利润,不惜造假售假、偷税漏税,正是因为对这样的企业曝光太多,反而让人们以为民营企业都是这样的。“这种‘坏事’的放大效应极大恶化了社会环境,也形成了一种‘榜样’力量,让本来遵纪守法的民营企业,也不想老老实实经营了……”为树立民营企业发展新风,侯风云建议,政府应首先为民营企业打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寻找正面榜样,宣传正面形象,从而使社会增加正能量,使山东省民营企业的形象不断提升。 齐鲁网链接地址news.iqilu.com/shandong/yaowen/2014/0117/1833315.shtml |